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开区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,期间有超百款科技新品全球首发,并创新推出“E-Town机器人消费节”打造机器人消费IP。本届大会得到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、国际机器人联合会、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等28家国际机构的支持,创造了国际支撑机构数量的新纪录。展会包括开幕式、论坛、大赛、闭幕式等多样形式,主论坛围绕“产业发展”“创新应用”“技术融合”展开,汇聚400余位顶尖科学家、国际组织代表、院士及企业家,共同探讨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与产业趋势。展会场馆设有创新馆、应用馆和技术馆,吸引了ABB、库卡、费斯托、埃斯顿、宇树科技、中信重工等200多家中外优秀机器人企业,其中50家为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,创下历史之最。大会将展出1500余件展品,其中超100款为国内外首发新品,如奥比中光发布了国内首款支持多种扫描模式的“一机多模”3D激光雷达Pulsar ME450及户外高可靠性超广视野双目相机Gemini345Lg,前者首创三种扫描模式灵活切换,后者可在-20°C至65°C极端温度稳定工作,进一步拓展机器
人感知边界。与此同时,“E-Town机器人消费节”覆盖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、机器人大世
界、龙湖北京亦庄天街、大族广场等6大商圈,通过“四大消费场景+四大服务体系”设计,为企业端、线下消费者与线上用户提供机器人购物、特色餐饮、文创打卡等体验,而京东作为该消费节的“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”,展示了近千款未来生活类型机器人产品。北京亦庄用一场高密度、全链条的盛会,再次把全球机器人产业的目光吸引到了中国。
十年来,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推动机器人在“技术创新、产业发展、应用场景、国际合作”四个维度的盛会,建立起创新引领、产业促进、应用推广与国际合作的平台。2024年,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占全球约三分之二,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具备自主产品谱系,机器人大模型、智能协同控制、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,标准制定与检测认证体系逐步成型。至今,我国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,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;工业机器人覆盖了包括71个行业大类、236个行业中类在内的制造领域,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跃升至全球第三位,服务机器人与农业、特种机器人等细分市场应用快速扩展,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与灵巧性能上达到全球前列并在家政、物流等领域具备可观应用前景。同时大会国际合作深度也显著提升,支持机构从12家增至28家,参会国际及港澳台嘉宾增加至80余位,“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”会员已达35家、覆盖10余国家及地区。北京经开区作为大会永久会址,已集聚300余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企业,产业链规模超百亿元。本届大会期间还将亮相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、机器人主题餐厅及“会客厅”,并推出“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”与专项政策。我们认为,本次大会的创纪录的参会阵容展现出了其科技含金量、与机器人行业与日俱增的关注度,大会构建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,更标志了厂家积极将机器人技术成果转化,并走入公众日常生活的未来发展方向。
1)奥比中光:国内3D视觉感知龙头,深度绑定微软英伟达。公司现已成为全球少数几家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(结构光、iToF、双目、dToF、Lidar以及工业三维测量)的公司,国内服务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市占率超过70%。
2)柯力传感:国内应变式传感器龙头企业,主营业务为研制、生产和销售应变式传感器、仪表等元器件。公司在力/力矩传感器已完成人形机器人手腕、脚腕、工业臂、协作臂末端的产品系列开发。掌握了结构解耦、算法解耦、高速采样通讯等技术要点,并已给多家国内协作机器人、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。
风险提示: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风险;宏观政策不确定性;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;技术研发风险。